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2021 -> 宁夏两会新闻中心 -> 见证履职
陪娃学习压力大,家长负担该咋减?
个性化作业、向课堂要实效是破题之法
2021-02-01 07:39:15   
2021-02-01 07:39:15    来源:新消息报

  辅导、检查、批作业,签字、打卡、画小报……相信不少学生家长面对过或正在面对以上作业。去年11月,江苏一位家长因老师常让家长批改作业而退出家长群,引发众多家长共鸣。在家长喊累需要减负的同时,这一困局该如何破解?今年自治区两会期间,人大代表古永胡和马梅英给出了独到见解。

  家长心声    

  陪娃学习、批作业,“我太难了!”

  “小学一年级,寒假作业每天都要打卡,家长每天都要批,不能让孩子和家长缓缓嘛!”“作业太多,孩子、家长压力大!”“老师的工作都要求家长来做,辅导不了作业的家长该怎么办?”“给老师减负,让老师回归正业,家长减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!”……自治区两会开幕前夕,宁夏日报客户端、新消息报分别推出“我给两会捎句话”问卷调查留言征集活动和“两会直通车”特别报道及金点子征集活动,从家长吐露的心声中,“批作业、签字、打卡……家长何时能减负?”这一话题备受关注。 

  “每天忙完工作回到家,第一时间就要陪孩子做作业,批改、针对错题讲解改正后,再签字确认,作业还要上传,确实挺累的。”每每想到为六年级的孩子批改作业,银川市民王女士倍感压力。因家中有两个孩子,王女士在课业学习陪伴上总感到焦虑。“大的要陪、要讲,小的也一样,学啥都要拍照打卡,感觉一陪作业,脾气也暴躁起来。”王女士说,随着孩子逐年升学,有些作业变得难以辅导,她不得不在手机上下载了多款App,通过拍照、系统辅助批阅方式,为自己减负。 

  如果说批改作业已让部分家长抓狂,那么各类学习打卡也在消耗着家长的耐心。“平常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朗读等作业要打卡,好不容易孩子放假了,今天背古诗,明天要运动,都要打卡。”市民张女士坦陈,打卡没有考虑到孩子要不要去爷爷奶奶家过假期,家中老人会不会打卡等问题,着实让人烦恼。

  该怎样为家长减负?

  古永胡代表建议:学校分层、个性化布置作业

  对于部分家长为批改作业、打卡等感到焦虑的现实情况,有着数十年基层教学管理经验的人大代表古永胡分析指出,家长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家庭作业。在学习过程中,家长的主要作用是监督、督促、培养让学生自己完成作业的习惯和能力,并督促学生自己进行检查,绝不是要求家长每天为学生批改作业。作为学校和教师,要适当地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适量家庭作业,把握好度。 

  古永胡代表以他所在的隆德县第二中学为例进行了阐释,学校会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、学习能力分层布置作业,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,作业布置相对较少;中等能力的学生适量;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,布置作业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主。因此,学校要求教师不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,或更高难度的作业。 

  “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,我们也明确规定,每天晚上初中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个小时,教师只需要针对当前所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适量的作业就行。”古永胡代表说,作业量不能过大,不能对学生的休息睡眠造成影响,要保证第二天孩子听课的效率。家长主要起督促作用,以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为主。同时,学校也杜绝让家长对作业进行批阅、反馈,更不会让孩子每天打卡,不给学生和家长增添负担。 

  分层和个性化作业能否保证学生成绩呢?古永胡代表给出了肯定的回答。在他看来,分层布置作业和不布置作业是两个概念,分层布置更精准,通过不同定量的作业,让学生逐步消化巩固所学内容,“如果针对性强的话,对孩子的成绩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。”他表示,布置家庭作业很有必要,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,家长也要多理解。 

  古永胡代表介绍,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,要让教育质量强起来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而落实到基层,就应当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重点,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目标,构建德智体美劳“五育并举”的培养体系,健全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协同育人机制。

  马梅英代表建议:教师要向课堂要实效

  “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,我从不让家长批改作业,因为这是老师该做的事。”来自基层的马梅英代表表示,如今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,部分家长的思路可能不合乎老师和学校的教学要求,因此,让家长辅导、批改作业实际上是在“为难”家长,“毕竟我们要考虑到家长的能力水平、工作情况等,不能把老师的任务推给家长。” 

  马梅英代表表示,教师应该多花时间和精力备课,尽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将课业内容传授好,要向课堂要实效;对于学生而言,要提高注意力,尽力保证所学内容在课堂上消化;对于家长而言,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、巩固练习即可。“当然,家长也要放平心态,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尽量少些教育攀比,尊重孩子的特长,给个性发展留下更多的空间与时间。这样也是给家长减负。”

  记者   赵锐   武晓瑜   安小霞  樊卓妮 

【编辑】:尤天竹
【责任编辑】:尤天竹
【宁夏手机报订阅:移动/联通/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/10655899/10628889】
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-2018 NXNEW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:750001 新闻热线:0951-5029811 传真:0951-5029812  合作洽谈:0951-60317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908244号
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(署)网出证(宁)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
工信部ICP备案编号: 宁ICP备10000675号-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宁B2-20060004
法律顾问: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:13369511100,15109519190